封面文章 更多>>
   • 保险中介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 唐金成, 周思颖, 孙婷婷  
   •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李方卓, 汤蕴懿, 谢越姑  
   • 数字经济政策能否助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 ——基于“轻量化”转型视角 王 龑, 刘大志  
   •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杨 芳, 张和平, 孙晴晴, 刘禹轩  
当期目次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2024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上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保险中介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
唐金成, 周思颖, 孙婷婷
金融与经济. 2024, (5): 1-11.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1
摘要 ( 21 )  
数字化转型对保险中介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大型保险中介机构及互联网保险中介快速发展、服务平台数量增多及功能完善、多方企业跨界进入保险中介市场,政策、渠道及成本等多种因素驱动着中国保险中介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因素长期存在、数字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数字化基础差、其他行业企业入场等挑战。在借鉴国际保险中介数字化转型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及对策。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李方卓, 汤蕴懿, 谢越姑
金融与经济. 2024, (5): 12-23.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2
摘要 ( 17 )  
基于2012—2022年企业和个人调查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不平等,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非国有企业、第二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度较低的地区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率提升的非对称性和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两条路径影响劳动收入不平等。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鸿沟的弥合能够缓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作用。
数字经济政策能否助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 ——基于“轻量化”转型视角
王 龑, 刘大志
金融与经济. 2024, (5): 24-34.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3
摘要 ( 15 )  
以中国156家中小银行为样本,检验了省域数字经济政策供给对中小银行“轻量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可以推动中小银行“轻量化”转型,“提升中小银行数字化水平”的促进机制和“压缩中小银行净利差”的倒逼机制均发挥了作用。“资产规模小、杠杆水平高”的银行推进转型的动机较弱,“第二产业发达、金融业落后”省份的银行推进转型的难度较大,因而数字经济政策对其产生的助推作用较小。此外,活跃的技术交易市场有助于强化数字经济政策的助推作用;过度的金融监管则会抑制数字经济政策的助推作用。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杨 芳, 张和平, 孙晴晴, 刘禹轩
金融与经济. 2024, (5): 35-48.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4
摘要 ( 31 )  
通过对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层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提高新质生产力,一是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二是从生产层面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对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研究起到了增量作用。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能提高企业ESG表现吗
石 虹, 余少龙
金融与经济. 2024, (5): 49-59.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5
摘要 ( 13 )  
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提高了试点地区企业ESG表现,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验区通过推动内部绿色创新、加强外部环境监督以及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提高了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表明,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果在无政治背景、非成长期、非重污染企业以及东西部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提高ESG表现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但ESG表现与试验区设立的协同效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时滞性。
数字乡村建设是否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 ——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陈鎏鹏, 谢帮生, 周子渭, 吴恒伟
金融与经济. 2024, (5): 60-70.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6
摘要 ( 13 )  
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数字乡村建设四个子维度均能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缓解城乡要素错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异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最后,围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制定差异化策略以及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企业产能改善与共同富裕
孟科学, 孙嘉伟
金融与经济. 2024, (5): 71-82.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7
摘要 ( 12 )  
以2011—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为样本,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认为,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表征的企业产能改善对该关系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城市行政等级、市场化程度和地理区位的差别呈现异质性特征。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综合发展、绿色金融和共同富裕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会放大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企业产能改善的调节作用也更强;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发达,绿色金融普惠程度高,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创新发展竞争力较弱的城市,产能改善调节作用更显著。
数字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中国产业链现代化
曹瑞丽
金融与经济. 2024, (5): 83-94.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5.008
摘要 ( 13 )  
基于2012—2021年中国2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沿海城市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与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


2024
Vol.0
No.4 
2024-04-08
pp.1-94
No.3
2024-03-07
pp.1-94
No.2
2024-02-04
pp.3-96
No.1
2023-12-27
pp.3-96
2023
Vol.0
No.12 
2023-12-06
pp.3-96
No.11
2023-10-25
pp.3-96
No.10
2023-09-26
pp.3-96
No.9
2023-09-12
pp.3-96
No.8
2023-08-15
pp.3-96
No.7
2023-07-21
pp.3-96
No.6
2023-06-16
pp.3-96
No.5
2023-05-15
pp.3-96
No.4
2023-04-17
pp.3-96
No.3
2023-03-17
pp.3-96
No.2
2023-02-16
pp.3-0
No.1
2023-01-13
pp.3-0
2022
Vol.0
No.12 
2022-12-09
pp.3-0
No.11
2022-11-18
pp.3-0
No.10
2022-10-25
pp.3-96
No.9
2022-09-25
pp.3-96
No.8
2022-08-25
pp.3-96
No.7
2022-07-25
pp.03-96
No.6
2022-06-25
pp.03-96
No.5
2022-05-25
pp.03-96
No.4
2022-04-25
pp.03-96
No.3
2022-03-25
pp.04-0
No.2
2022-02-25
pp.03-96
No.1
2022-01-25
pp.04-0
2021
Vol.0
No.12 
2021-12-25
pp.04-0
No.11
2021-11-25
pp.04-0
No.10
2021-10-25
pp.04-0
No.9
2021-09-25
pp.04-0
No.8
2021-08-25
pp.04-0
No.7
2021-07-25
pp.04-0
No.6
2021-06-25
pp.04-0
No.5
2021-05-25
pp.04-0
No.4
2021-04-25
pp.04-0
No.3
2021-03-25
pp.04-0
No.2
2021-02-25
pp.04-0
No.1
2021-01-25
pp.04-0
2020
Vol.0
No.12 
2020-12-25
pp.04-0
No.11
2020-11-25
pp.04-0
No.10
2020-10-25
pp.04-0
No.9
2020-09-25
pp.04-0
No.8
2020-08-25
pp.04-0
No.7
2020-07-25
pp.04-0
No.6
2020-06-25
pp.04-0
No.5
2020-05-25
pp.04-0
No.4
2020-04-25
pp.04-0
No.3
2020-03-25
pp.04-0
No.2
2020-02-25
pp.04-0
No.1
2020-01-25
pp.04-0
2019
Vol.0
No.12 
2019-12-25
pp.04-0
No.11
2019-11-25
pp.04-0
No.10
2019-10-25
pp.04-0
No.9
2019-09-25
pp.04-96
No.8
2019-08-25
pp.04-0
No.7
2019-07-25
pp.04-0
No.6
2019-06-25
pp.04-0
No.5
2019-05-25
pp.04-0
No.4
2019-04-25
pp.04-0
No.3
2019-03-25
pp.04-0
No.2
2019-02-25
pp.4-0
No.1
2019-01-25
pp.4-0
2018
Vol.0
No.12 
2018-12-25
pp.4-0
No.11
2018-11-25
pp.4-0
No.10
2018-10-25
pp.4-0
No.09
2018-09-25
pp.4-0
No.08
2018-08-25
pp.4-0
No.07
2018-07-25
pp.4-0
No.06
2018-06-25
pp.04-0
No.05
2018-05-25
pp.04-0
No.04
2018-04-25
pp.4-0
No.02
2018-02-25
pp.4-0
No.01
2018-01-25
pp.4-0
No.03
2017-03-25
pp.4-0
2017
Vol.0
No.12 
2017-12-25
pp.0-0
No.11
2017-11-15
pp.0-0
No.10
2017-10-15
pp.1-0
No.09
2017-09-15
pp.1-0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1. ESG表现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基于融资渠道的研究
仪秀琴, 孙赫
金融与经济    2023, (7): 65-75.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7.006
摘要    
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21年共33989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对企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提高ESG表现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这种缓解作用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商业信用和金融信贷三种融资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高质量的ESG表现更有利于缓解2016年及以后的民营企业、重污染企业和沿海区域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对小规模企业存在一定的“规模门槛”。
2. 绿色金融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陈艳华, 关钰桥
金融与经济    2023, (5): 27-35.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5.003
摘要    
运用 2003—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绿色金融对空气污染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一个地区的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改善本地区的空气污染,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和城市化水平异质性;第二,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两个传导机制影响空气污染;第三,本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会对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3.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谢贤君, 郁俊莉
金融与经济    2023, (6): 3-15.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6.001
摘要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理论框架。同时基于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进而揭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间风险溢出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中间路径作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减少了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4. 绿色信贷政策如何赋能企业绿色创新
宋钰, 张卓, 宋敬
金融与经济    2023, (6): 84-96.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6.007
摘要    
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背景下,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企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分样本中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同时绿色信贷政策在较长时间序列中均保持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吸收能力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
5. 金融机构参与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演化博弈
詹志嘉, 朱怀念
金融与经济    2023, (6): 29-40.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6.003
摘要    
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需多方发力,考虑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助方,将其与中小企业和数字服务商纳入同一框架并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Matlab 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博弈三方均采取积极策略为系统最优演化稳定状态。企业转型意愿、数字服务定价及风险评估成本、社会声誉收益等参数对博弈主体策略演化的影响显著。高定价数字服务及高成本风险评估降低了中小企业转型意愿及金融机构支持的积极性。政府应建立数字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对数字服务商投机行为予以惩罚;适当为金融机构提供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制定政策加大服务商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提升其积极决策的初始意愿。
6.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可以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吗 ——基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模拟分析
周程
金融与经济    2023, (10): 3-18.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10.001
摘要    
将央行数字货币视为付息的金融资产,构建具有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在对多种货币政策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数量型或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与传统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具有互补性。在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实施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法定数字货币利率,造成法定数字货币利率与国内外名义利率之间的利差扩大,进而放大宏观经济波动。据此,提出考虑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产生的时滞性影响、设计灵活的央行数字货币产品以及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启示。
7. 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彭晓洁, 张建翔, 王光旭
金融与经济    2023, (5): 86-96.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5.008
摘要    
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探讨了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减税降费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显示,减税降费力度越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轻资产类型与中小型企业中,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股权集中度与两职合一皆在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减税降费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8. 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
杨继梅, 李典毓
金融与经济    2023, (5): 3-14.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5.001
摘要    
基于49个经济体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并探讨经济制度与政策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顺周期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阶段,跨境资本显著外逃;全球金融周期衰退阶段,资本中断和撤回的发生概率增加;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异常流动均具有顺周期特征;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相比,直接投资受全球金融周期衰退的影响程度最小;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调节输入型资本异常流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汇率制度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调节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
9. 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利率平价——兼议人民币均衡汇率
胡志浩, 江振龙
金融与经济    2023, (6): 16-28.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6.002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利率平价是距离现实问题最近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是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在实证研究中均被拒绝;而危机后,CIP竟表现出持续、显著性地偏离,而支持UIP的证据却开始不断显现。各种摩擦所引发的利率平价偏离,已成为当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前沿。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最终确立了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资本管制并未完全放开,人民币利率平价理论自然难以成立。但随着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牵引力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引发利率平价偏离的各种因素也将在人民币汇率及其衍生品定价中体现出来。而这一过程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10.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
黄敦平, 尹 凯
金融与经济    2023, (8): 43-53.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8.004
摘要    
在深度剖析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创业活跃度的理论逻辑基础上,运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其关系及内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且该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创业的赋能效果更为突出。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收入激励效应对农村创业活跃度产生积极影响。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基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及传统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且伴随门槛水平的变化,其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效果也会发生改变。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1. 高管持股、现金股利与代理成本——基于2015年差别化股利税政策的实证检验
刘爱明, 周 娟
金融与经济    2018, (05): 13-21.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8.05.002
摘要    
2015年 9月 7日,我国再次深化差别化股利税改革,取消长期个人投资者(持股期限超一年)的股利税。在此背景下,本文以 2015年和 2016年沪深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高管这类特殊长期投资者的税收成本变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以及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后,投资者整体面临的股利税降低,公司现金分红水平提高;高管持股比例越高,现金分红水平越高,且在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更加显著,这有效缓解了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股利税改革对公司治理的正面影响。
2. 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现状、问题与对策
李志萌, 邱信丰
金融与经济    2019, (2): 54-59.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9.02.009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民间资本涌向农业农村的速度不断加快,全国农业民间资本增速、占比和总量均不断提高,已成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但民营企业仍存在参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深、主体规模偏小及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江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在全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江西为例,分析了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应从扩宽农业民间投资准入范围、完善民企参与PPP政策环境、完善民企利益联结机制及壮大农业民企规模四个方面加以破解。
3. 我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进及启示
郭芳芳
金融与经济    2020, (2): 31-36.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0.02.004
摘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我国古代货币制 度影响深远。在金融危机频发、货币制度改革频繁的今天,有必要沿着历史的轨迹,重新探索我国古代货币 制度的产生与演进,并从中探索当前货币制度改革的“中国方案”。我国古代货币制度是一个产生和发展在 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以刑法为主要助力的、高度稳定的货币制度,为我国领先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保驾护航两千年,其优越性显而易见。通过对我国古代货币制度演进的梳理发现,在当代我国货币制度改革进程中应始终坚持维护监管主体的权威性,实现监管手段的多样化,并以维护货币制度和市场经济稳定为主要价值追求。
4. 类保险网络互助的性质厘定、风险识别与监管对策
张宗良, 庞 楷
金融与经济    2019, (12): 55-61.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9.12.007
摘要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纵向渗透以及高风险社会保障需求的增长,我国诞生了一种类似于保险的创新模式——类保险网络互助。类保险网络互助作为风险保障领域的新兴事物,自诞生伊始就势如破竹,迎来快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运营模式和可观的规模效益。然而和经济领域的其他创新一样,该新兴模式在运营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界对其模式安全、经营合规、监管归属等诸多方面的考量甚至质疑。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类保险网络互助的发展概况、运营模式、性质厘定、风险识别、监管策略等进行全面审视,为网络互助行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5. 金融素养对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实证研究
苏 芳, 殷娅娟
金融与经济    2020, (1): 26-33.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0.01.004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的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且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十分显著;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极低,并已成为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最突出的问题;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水平在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的影响中发挥着异质性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对提高我国居民家庭对金融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提升家庭金融福利具有一定的启示。
6. 空气污染与城市经济发展——基于285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宋德勇, 于 飞
金融与经济    2020, (2): 61-70.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0.02.008
摘要    
为探究空气污染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4~2016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PM2.5浓度与人均实际GDP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看,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平均而言PM2.5浓度每增加1%将导致人均GDP下降约1.2%~1.5%;全国层面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呈“倒N”型曲线关系,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政府环境治理显著降低了空气污染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 城市规模差异和区域差异。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口驱逐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挤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是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途径;第二产业占比和交通运输中汽车尾气排放是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
7.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季度动态面板的实证
姜 松, 周 虹
金融与经济    2018, (04): 30-35.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8.04.004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从经济增长角度揭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已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在滞后一期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显著为正,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新时期货币政策应继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此外,消费水平、投资水平和财政政策及其滞后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需要注意的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当期和滞后一期后并不一致。
8. 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县域调查数据
江西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    2020, (3): 52-59.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0.03.007
摘要    
本文围绕江西省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与金融行为开展了专项调研,构建了金融素养指数,从借贷行为、理财行为、保险行为以及金融咨询行为四个方面构建了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方向及其显著程度。从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来看,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地市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特征人群差异明显;从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来看,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不同群体特征对金融行为影响显著。对此本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构建农民金融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农民金融素养水平; 二是打造多维金融服务推广体系,提升农民金融获取意识;三是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目标,调动农民金融 参与积极性;四是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9. 中国巨灾保险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凌超凡
金融与经济    2019, (5): 77-82.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9.05.012
摘要    
相对巨灾带来的高昂损失,政府补贴、社会救济等单纯的救济手段显得势单力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明显不足。故而,妥善建立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地震保险、洪水保险三方面对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有关巨灾种类,基于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带有国家标签的巨灾保险体制的对策建议。
10. 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运用实践及评析
李文浩, 张洲洋
金融与经济    2018, (05): 4-12.   DO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8.05.001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概念、机理和类型,根据雷曼兄弟破产与欧央行负利率措施的时间节点将危机分为不同阶段,详细对比了欧央行在各个阶段应对危机所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开始日、参与者、开展期限与实施频率等情况。最后,通过对危机前后宏观经济数据的比较,简要评析了欧央行货币政策运用的效果,认为欧央行较好地减缓了危机带来的影响。但危机仍在持续,更好地解决危机还需要财政政策配合以及成员国的通力合作。

编辑部公告 更多>>
《金融与经济》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
2024年《金融与经济》重点选题方向
《金融与经济》期刊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金融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约稿启事
《金融与经济》应用研究类稿件约稿启事(2023年6月)
2023年《金融与经济》热点选题
《金融与经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约稿启事
《金融与经济》专题约稿启事(金融法)
《金融与经济》专题约稿启事(2022年9月)
《金融与经济》审稿专家邀请函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热点文章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更多>>
《金融与经济》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金融与经济》2021年总目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入编通知
《金融与经济》2020年总目录
《金融与经济》2019年总目录
友情链接 更多>>
北大图书馆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协会
维普网
中国知网
赣ICP备17013285号-1
版权所有 © 《金融与经济》编辑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 邮编:330008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