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17
  

  • 全选
    |
  • 尹雷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3-14.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嵌入低利率环境的DSGE模型,研究低利率环境下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及其政策协调。一是数值模拟信贷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在低利率环境下调控有效性;二是加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后,观察其与各政策协调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效果。结论显示,低利率环境下实施积极的信贷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会触及零利率下限约束,减弱甚至产生相反的政策调控效果。然而,若在低利率环境中加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予以协调,一方面可在零利率约束情形下有效发挥稳定金融的作用,为其他宏观政策调控扩空间;另一方面可辅助其他宏观政策调控摆脱零利率约束限制,为其他宏观政策调控争时间。
  • 李一帆, 李成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15-25.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经济发展,从供求理论和成本收益权衡视角剖析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调控经济的逻辑。结合经济实践提出国际“合作之手”概念,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维度阐释国际“合作之手”助力经济的机理。研究发现,“无形之手”“有形之手”与“合作之手”围绕经济发展先后产生,“合作之手”是在“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偏失时诞生的第三股力量,是突破大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破解逆全球化的适时选择。共同利益和规则共识作为“合作之手”的内在核心和外在保障,通过牵引各国自愿参与构建国际合作框架,实现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
  • 秦清华, 梁昊光, 王耀甜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26-39.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数字互联互通三个维度,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各东道国的数字“一带一路”建设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实证检验了数字“一带一路”对沿线东道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一带一路”有利于提高沿线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以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效力最为明显。数字“一带一路”主要通过促进东道国出口产品质量改善、人力资本升级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驱动价值链升级,但不同子维度的作用效果不同。从行业异质性看,数字“一带一路”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电信业和贸易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一带一路”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存在国家间的示范效应,能够增强各东道国发展的整体性,弥合“数字鸿沟”,有利于各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
  • 张帅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40-53.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构建基于非物理空间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金融风险的净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净传染渠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沿线国家金融风险的净传染强度超过了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时期。其次,不同区域在三种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净传染强度呈现差异性。最后,实体及金融贸易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贡献相对较小。
  • 胡坤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54-64.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7—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向非股权关联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逐笔交易数据,分析借贷关系强度对委托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双方关系越密切,委托贷款利率越低,且这一效应仅在货币政策宽松时,贷款方存在银企关联时,或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贷款方向民营企业放贷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放贷时的利率与向民营企业放贷相比存在折价,且当民营企业存在政治关联关系时折价更多。
  • 张芬芬, 邓博华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65-76.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 王慧杰, 米捷, 司玉静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77-88.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角度剖析了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检验了营商环境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二,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第三,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上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 陈波
    金融与经济. 2023, 0(3): 89-96.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3.03.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时代与绿色金融两大主题的结合,使得环境污染、金融风险这类公共性、社会性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数字时代绿色金融的发展面临治理手段缺位、治理规范碎片化、治理需求复杂性的困境。纵观环境保护、金融监管以及绿色金融治理进程,数字时代绿色金融治理呈现出从“自上而下”到“上下融合”的治理转型,其典型特征在于不同价值目标的包容、各主体权能结构的优化以及有效的参与程序。结合国内现有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建议以绿色金融标准化规范文件为纲,建立“上下融合”治理的制度环境,以实验性沙盒为体确立市场化运行机制,以绿色金融信息共享为保障奠定治理的要素基础,以此实现数字时代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