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08
  

  • 全选
    |
  • 孙 娜, 曲卫华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1-14.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多部门DSGE模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对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冲击对总产出、绿色低碳产出和环境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赢”。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碳减排的机制为:第一,厂商提升碳减排技术和调整生产要素配置,将生产要素由高碳产品转移到低碳产品,增加低碳产品供给,从而发挥碳减排效应;第二,政府将CSR 嵌套在碳减排补贴环境政策中,会对厂商履行CSR 产生的碳减排成本形成“补偿”效应,进而提升碳减排效果;第三,能源部门生产力的提升会增加经济系统的能源供给,激发履行CSR和依赖可再生能源的厂商进行低碳生产,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因此,厂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根据厂商履行CSR高低执行差异化的碳减排补贴政策以及能源部门生产力的提升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碳减排效应。
  • 吴文生, 荣 义, 吴华清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15-27.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08—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样本,从产业创新体系、人才供给体系、经济支撑体系和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四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就业结构提高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能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使邻近区域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着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增加后削弱的趋势。
  • 李晓龙, 刘雨欣, 张琼月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28-38.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5—2020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就业。机制检验表明,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能够通过增强信贷可得性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高质量就业。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在行政等级、政商关系健康度以及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更加显著。
  • 李素梅, 田祝祝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39-50.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 2010—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驱动绿色转型路径改善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更明显。
  • 张信东, 巴雯新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51-65.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投融资期限错配不仅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实施、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制度和融资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促进企业金融化行为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融券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更突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融资融券通过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降低了企业绩效,提高了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
  • 汤家奇, 严志勇, 江国良, 戴锐豪, 王雪茹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66-76.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扎实推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渐成为常态,市场风险传递较以往也愈发迅速。构建MODWT-DGCt-MSV模型,测量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不同频次交易下形成多个尺度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比在岸更强,在岸人民币汇率长期尺度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中期、长期的动态相关性较强;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各尺度之间大多存在波动传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多地作为波动溢出的源头;在岸人民币汇率在美联储加息时对离岸的波动溢出效应较非加息周期有所增强。
  • 李弘扬, 刘赛红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77-83.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业态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金融平台“场景化”不断发展。金融平台“场景化”,一方面提升了金融业效率,有利于降低金融业获客成本和提升客户黏性;另一方面给金融风险带来了新变化,加剧其复杂性、传播性与混合性;在资本扩张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导致风险产生新变化。金融监管滞后、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算法黑箱、羊群效应、“场景化”金融平台具有联动性等原因,导致了金融风险产生新变化。鉴于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划,建立健全全覆盖的“场景化”金融平台监管框架和风险处置机制,并在积极运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水平的同时,强化行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以确保“场景化”金融平台持续向好发展。
  • 李鑫鑫, 汤小华
    金融与经济. 2024, 0(4): 84-94. 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4.04.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沪深A股上市的2039家制造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主要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来发挥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非国有、有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显著。